县委 县人大 县政府 县纪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今天是:
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护航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的报告
浏览次数:649      发布时间:2024-08-21

根据县委和县政协工作安排,今年6-7月,县政协副主席吴标牵头组织开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民主监督调研,县政府办、县工商联、县司法局、县政协社会法制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安丰镇、保义镇等部分乡镇和县经开区,实地走访乡镇、园区和企业,并召开多次座谈会,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取得的成效

通过调研,当前我县民营经济法治环境总体良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法治举措逐步完善,民营企业的法治观念不断增强,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意识逐渐提高。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基本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市场竞争环境较为公平有序。主要体现在:

(一)惠企政策不断完善

为优化民营经济法治环境,我县把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纳入《中共寿县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和《寿县人民政府2023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印发《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37条举措》,将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落实落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相继出台《关于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挥专精特新排头兵作用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切实把政策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支撑,持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环境。

(二)服务企业不断升级

一是窗口服务不断升级。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企业服务专窗”,为企业办理业务开通绿色通道。二是招工力度不断升级。县人社局针对企业缺工问题,在官方抖音、寿县发布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用工信息,向求职者精准对接、推荐岗位。三是联系包保不断升级。建立了为企服务联系包保机制,对全县647家“四上”企业,明确包保领导、进行常态化走访、帮扶。印发了《为企优环境企业诉求办理季度评议工作方案》,对企业满意率低和联系包保不实的包保干部,坚决处理到位。四是进企帮扶不断升级。县工商联积极联合县司法局、县法院等部门,为会员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宣讲、法律知识培训讲座、法律咨询释疑、法治体检服务,确保预防在先、化解在前,营造良好的经营和创业法治环境。县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助推企业守法经营,开展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注销改革试点,强制注销各类企业588户,吊销235户。帮助30余户企业完成了异常名录的移出或案件信息公示修复。新增授权发明专利76件,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42件,帮助企业融资28968.1万元。

(三)法治环境不断优化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县司法局围绕“逐利执法”、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僵化、执法粗暴、执法“寻租”五个方面突出问题,深入自查自纠,推动形成民营经济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开展违法行政行为专项治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推动行政诉讼和复议纠错率双下降,维护民营企业利益。组织律师进民营企业问生产、话发展、解难题,提供法律咨询、法律风险评估、法治体检,积极为民营企业依法经营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县法院2023年度依法公正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1681件,案件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39天。优化收案服务,设立绿色通道和专人专岗服务,企业立案时间明显缩短。建立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共调解处理民营企业纠纷275起。县检察院成立了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工作专班、“检察护企”专项活动等领导小组,在北部园区设立驻区法律服务站,执行检察官驻园轮值制度,向企业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帮助园区内某公司解决了反映的借款合同纠纷执行难问题,使158万元执行款执结到位。同时对涉经济犯罪案件“挂案”,做到逐案跟踪、分类清理,实现涉企零“挂案”。县公安局围绕公安执法领域行政违法132项免罚清单,大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做到“轻微不罚、首违不罚、无错不罚”,在法治框架下给予企业和从业人员更多容错空间,护航企业规范经营、更好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虽然我县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和进步,但在调研中,我们依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法治保障存短板。一是监管执法有待规范。在调研过程中部分企业反映,因企业才刚刚成立,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还未形成规范化的管理,经常会遇到一些监管部门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等现象,一旦被立案查处,信息被公开,就会造成企业无法参与招投标、融资等问题,对企业影响较大。二是司法保障有待加强。涉企案件法律关系复杂、审理难度大;破产案件审理时间长、资产处置执行难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执法理念有待优化。有企业反映,一些执法人员思想观念守旧、宽严相济的法治精神落实不够,习惯于站在执法的角度去执法,缺乏站在企业乃至地方发展的角度去执法,缺乏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

(二)要素支撑有瓶颈。一是用地有“难点”。由于工业建设用地指标紧张,不仅难以满足现有企业扩产,而且新引进项目排成队一时难以落地。二是融资有“弱点”。融资门槛相对较高,专用设备抵押贷款信用额度偏低,一些无资产抵押而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融资难。三是用工有“痛点”。招工虽然采取了很多方法,但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尤其是技工、管理人员引、留困难。

(三)政府诚信仍待树牢。在走访、座谈中部分企业反映,当初在签订招商引资协议中明确表示会根据经济贡献度进行税收返还奖励的优惠政策,但该奖励政策又与国家最新出台的税收征缴政策相抵触,如政策不能继续有效执行,会严重影响企业的预期,这就亟需一个妥善的处理办法。

三、意见建议

打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需要全县上下齐心、久久为功,调研组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涉企普法宣传。创新法治服务方式,推进法律进企业,营造浓厚的法治宣传教育氛围;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组织法律顾问团和普法宣讲团成员入企宣传法律知识,结合企业实际,制作普法“菜单”,为企业“量身定制”课程,开展“订单式”普法活动,引导广大企业争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典范。

二是严格规范公正执法。开展行政执法主体确认工作,明确执法主体,规范执法程序,逐步解决行政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大力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加强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服务营商环境的专业化执法队伍。

三是倡导带有温度执法。执法单位要寓监督于服务,开展提醒式执法,做到“首违或轻微不罚”,体现执法的温度。除法律法规、规章明确禁止或者涉及危害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情形外,对符合国家和省政策导向、有发展前景的新业态新模式企业,采取教育提醒、劝导示范、警示告诫、行政提示、行政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制定出台轻微行政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对企业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依法推行“轻违速罚轻罚免罚、首违不罚”等更多柔性措施。

四是健全压力传导机制。要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严格管控随意到企业检查、督查,实行涉企检查审批备案制,全心全意地服务好每一家落户企业。要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具体问题。要形成“服务企业、人人有责”的共识和良好氛围,要把在县级和单位领导层面发展愿望强烈、服务企业主动性很好地传导到各部门办事人员,并努力形成全社会共识。

五是打造诚信政府。县乡两级政府应当审慎与企业签订各项合作协议,一旦签订协议,政府就要履行向企业作出的政策承诺以及依法订立的各类协议,严格兑现政策承诺,以实际行动打造诚信政府。

六是强化监督检查。依法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软顶慢拖等行为,坚决消除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对一些单位、部门在营商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坚决做到“曝光必约谈、约谈须问责”,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同时,认真做好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规范性文件政策清理工作,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

七是建立容错机制。严格执行“三个区分开”原则,明确酌情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具体情形,保障执法人员干事创业热情。正确对待踏实做事、勇于担责、不谋私利的行政执法人员在工作中的失误错误,进一步激发行政执法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大力宣传报道容错纠错典型案例,强化容错纠错结果综合运用,积极营造保护实干、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良好行政执法工作环境。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亲企优企、助企成事、以柔性执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理念。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助于破解营商环境中的“人为干扰”因素,为我县营商环境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持续护航寿县经济强县建设,也必将为我县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