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543 发布时间:2024-02-19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这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政协统筹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展现政协更大作为。
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由散向聚”转变。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跟踪问效,这是深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贵港市政协先后出台了《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办法(试行)》《委员履职工作规则(试行)》《进一步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有关工作的通知》等系列规章制度,为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推动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增强政协组织的服务联络功能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委员考核制度,强化委员发展激励机制,加强与委员所在单位的沟通联系,保障委员履职活动的基本条件。加强专委会效能建设,积极发挥专委会联系组织委员、指导委员、服务委员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市县政协联动机制,搭建起委员学习交流、联系群众、沟通联谊的“集中发力”新平台,让市县政协一起动起来、干起来。拓展委员履职平台,在乡镇、村屯、园区企业、学校等条件较好、委员相对容易集中的地方、单位创建基层政协委员联络室(工作室),依托联络室(工作室),把政协协商延伸到基层。基层政协委员联络室(工作室)以“五个一”(开展一次宣讲、撰写一件提案、报送一条信息、参与一次协商、办理一件实事)为工作内容,组织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协委员联动协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协商议政。
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由浅向深”转变。注重委员学习培训,提高委员履职能力,这是深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基础和前提。贵港市政协坚持创新学习培训方式和载体,通过各种会议、委员讲堂、“书香政协”读书活动,教育、引导委员强化政治理论素养。构建委员学习制度体系,以专委会党小组和“书香荷城”“红色大讲堂”工作平台为依托,打造“委员书屋”8个,组建微信读书群42个,形成党内带动党外、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格局。
强化履职实践,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由虚向实”转变。创新实践探索,突出界别特色,这是深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关键。贵港市政协引导委员注重联系本界别群众,认真执行“政协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明确每名委员全年联系所在界别群众20人次以上,以设置“界别服务月”为载体,让委员发挥主体作用,以个人的专业优势为群众提供服务,增进与本界别群众的常态化联系,更好收集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注重联系本单位群众,在委员所在单位内探索跨界别联系群众方式,鼓励委员打破界别限制,主动亮明委员身份,积极履行委员职责,宣传、教育、引导单位群众,带动各方融合交流。注重联系行业人士,以行业领域为主阵地,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依托委员联络室(工作室)等平台,开展经常性走访活动,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助企纾困提供参考。注重联系社会公众,结合界别特点和镇街发展需求,建立“界别对口联系镇街、村社制度”,由界别“点对点”结对镇街、村社,用好基层政协委员联络室(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等协商平台,带动委员下沉基层一线,在协商中有效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市政协还持续开展“脱贫攻坚 委员行动”“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引企入贵 委员行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不断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做得更深、更实、更出彩。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政协主席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