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 县人大 县政府 县纪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今天是:
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 加快新能源汽车集群发展
浏览次数:423      发布时间:2025-01-07

近年来,我县把新能源汽车集群发展作为“首位产业”,主要领导亲自抓,成立专班具体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功能配套日趋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一批重点项目陆续投产,产业基地初具雏形,进一步推动我县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但调研中,也发现我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存在问题

一是前期项目层次不高。前期入园车企中,除达因汽车、拓普股份、劳士领等少数上市公司或头部企业外,多数项目体量偏小、技术含量偏低,存在低端同质化问题,一级供应商少。后期引进的科博达、航天锂电、太蓝电池、利来汽车等大项目,还处于建设或产能爬坡期,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二是产业特色尚不明显。相较于宁国的汽车橡胶密封件、庐江的动力电池材料等基地,我县已入驻的车企在产业图谱中分布较散,既有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也有汽车内外饰件、五金件和橡塑制品等。就单个产品而言,规模和影响还显不足,缺乏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基地内车企尚未真正形成上下游的协作关系和集群化发展。

三是整零配套不够密切。合肥市聚集了比亚迪、蔚来、大众、江汽、长安等一批整车企业,淮南也引入了德力、陕汽等商用车整车企业。目前我县已入驻汽车零部件企业中,主要为蔚来汽车配套,达到16家。只有拓普等少数几家企业进入了比亚迪的供应链,而与大众、奇瑞、江淮等车企配套不多,关联度松散。

二、有关建议

一要凸显产业特色。2024年县经开区获批“省级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及动力零部件产业集群”,体现了省级层面对寿县基地的产业定位。因此,应进一步明确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和目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引进动力电池、电驱、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围绕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引进新型镁铝合金、压铸一体化、滑板底盘等先进材料、工艺和装备等。实现与合肥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同向共进。

二要聚力招大引强。随着县经开区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已进入招商选资的阶段。应着力招引符合我县产业发展方向、带动性强的汽车零部件头部企业、上市公司和一级供应商。对照新编的产业链图谱,完善产业横向配套环节,集中力量招大引强,推进延链补链、聚链成势。对中小企业和二、三级供应商不单独供地,提供标准化厂房,为将来的产业大发展预留空间。

三要加强整零协调。充分发挥毗邻合肥的优势,按照“合肥整车,新桥配套”的思路,在紧盯蔚来汽车同时,加强与比亚迪、大众安徽、江汽、长安等整车企业的对接,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引一级供应商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潜心研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瞪羚企业、身怀绝技的小微企业,推进产业链配套,全方位开展补链、延链、畅链、固链,让更多的零部件企业进入本省乃至全国的汽车供应链。加快形成相互依托、彼此支撑、体量强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

四要推进产教融合。我县职教资源密度高,已有五所职业院校建成招生。随着一批重点项目陆续投产,对人才的需求将逐步释放。要支持引导县内外高校与基地内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引导调整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创新平台,开展联合攻关。鼓励高校和企业人员双向流动、相互兼职,优化人才支持政策,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就地就近就业,为我县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李家明  寿县政协经济委主任  中共党员  中共界别  1890564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