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建议
浏览次数:11167 发布时间:2010-05-07
|
|
关于建立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建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建言献策 > 提案选登
关于建立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建议
2010-05-07 10:51 淮河流域政协联谊会
淮河流域政协联谊会
关于建立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建议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中东部的“腹心”地带,范围包括豫皖苏鲁4省的33个省辖市、182个县(市),流域面积26.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8亿,分别占全国的2.8%和13.4%。这里资源丰富,历来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
主体功能区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一种空间单元。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区域布局。”在国家进行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的新形势下,将淮河流域建立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是对这一区域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区域定位的提升,也是对未来时期淮河流域粮食生产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该功能区的建立和推进,必将推动这个地区粮食生产的历史性跨越,为全国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一、建设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是国家的战略物资, 粮食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承载着中国粮食供给的重任。研究表明,淮河流域以占全国1/9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占全国1/6的粮食,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淮河流域建立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着重点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据测算,如果加大粮食生产的开发力度和挖掘潜力,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可以在目前基础上增加30%以上,耕地灌溉率可以由目前的64%提高到78%,在此基础上如果流域内耕地复种指数按175%、粮食播种按70%比重、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按10%计算,全流域约可以增产粮食5500—6000万吨,约相当于目前全国粮食产量(2007年为50150万吨)的12%!据安徽省政协调查,该省“沿淮粮食主体功能区”,涉及流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37万亩、人口3750万人,分别占全省的51%、70%、60%,粮食总产2220万吨,占全省74%。如按照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要求,通过扩大耕地开发、提高灌溉率和复种指数、改造中低产田、推广良种良法、依靠技术进步等,粮食单产可以大幅度上升,总产粮食约可增加1500万吨,相当于目前安徽全年粮食产量的50%左右,这充分说明了它的巨大潜力。
(二)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粮食不仅是人的生存基础,在现代社会还是国家或区域的产业基础、市场基础和就业基础。首先,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下,粮食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同时并举,产前、产中、产后的分工越来越细,为粮食生产服务的产业会蓬勃发展;随着畜牧业和工业的发展,粮食越来越多地成为饲料和工业原料。这样,淮河流域若建设成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将会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牢靠的基础条件。其次,粮食及与之相关联的畜产品、食品、工业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消费资料,在市场销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世界经济发展已证明,粮食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市场基础。淮河流域若建设成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将会为该流域的市场繁荣奠定丰厚的基础。第三,由于为粮食生产服务的产业会越来越多地出现,从而会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成为就业的重要基础。总之,淮河流域若建设成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将会促进地区的产业发展、市场繁荣,增加就业需求,有利于促进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居民的货币收入和政府的财政收入,从而促进淮河流域的区域经济发展。
(三)有利于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淮河流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但却是全国最大的一块集中连片的农民收入“洼地”,最重要原因是这里的粮食主产区是传统农业下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的“弱质性”十分突出,产粮不能增收,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农村“精英”的流失,农村技术服务体系人散、线断、网破,更加重了农业的“弱质性”。将淮河全流域建设成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其目标就是要将之上升到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国家战略层面,国家因此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经济投入力度,从而加快该流域农业的发展;建设国家层面的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就必然要求用科学的理念、前瞻性地谋划,突出区域功能,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把该流域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这样必然极大地提振各级地方政府、广大乡村干部和农民通过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不断提高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等现代化水平,就会留住农村人才,甚至会吸引城市创业人才。总之,它将从资金、技术、人才等多个方面增强农业的发展能力,降低农业的“弱质性”,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四)有利于促进地区城镇化和社会进步。
淮河流域城镇化水平低,大量人口集中在农村,大批外出打工农民也处于“半城市化”的流动状态,成为这个地区长期落后的一大社会原因,而这也是长期不变的传统农业所导致的。如果把淮河流域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将会推进农村经营方式的体制性变革,加快耕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一部分农民将会转型为新型农民,一部分农民将会转移为城镇居民,从而会促进地区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是地区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也会推进改革深化、开放扩大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这样,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也就必然会超过粮食生产、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范围,具有更大、更深、更远的重要意义。
二、建设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可行性
(一)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治淮骨干工程已趋于完备。
水利基础设施是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最基本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淮河流域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防洪、除涝、灌溉、供水等工程体系,提高了淮河流域的防灾减灾的能力,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水利条件。如自1958年起,开工兴建了以灌溉为主的淠史杭大型水利工程;1986年,淠史杭灌区又引进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进一步完善灌区的配套工程。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陆续开挖了新汴河、茨淮新河和怀洪新河,增添了直接排入洪泽湖的溢洪河道,改善了淮北平原的排水条件。同时,兴建了蒙洼、城西湖、姜家湖等22个行蓄洪区,特别是1991年特大洪水灾害以后,又加固了淮北大堤,治理了淝河、濉河等河道,整治了淮河干流河道,修建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淮北平原的大部分支流得到治理,局部地区进行了大中小沟渠配套工程建设。在淮河上中游地区修建的大量水库、蓄洪区等防洪除涝工程,为淮河流域粮食生产的连年丰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生态条件得到改善。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安徽淮北平原地区按照“田成方林成网、四荒造片林、树木进村庄”的规划部署,全面开展了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收效十分显著。自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成后,农区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作物平均增产了5%—12%。近年来,淮河流域各地加强了污水处理厂建设,利用蓄洪区的雨洪资源,强化集雨工程和污水处理回用工程措施,淮河流域的污水经过处理回用,增加了农业用水,改善了生态环境,在解决淮河流域粮食生产“水脏”问题上取得了初步进展,收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赢结果,为淮河流域粮食的清洁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淮河流域粮食生产的传统优势十分明显。
淮河流域的粮食生产具有三大传统优势。一是气候优势。淮河流域属于半湿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这种气候特征决定了淮河流域既有以水稻为主的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耕作条件,也具备以旱作物为主的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种植条件。淮河流域具备发展多种农作物生产的气候条件。二是土壤优势。淮河流域土地贫脊,淮北平原中部、南部及沿淮洼地有大片的砂姜黑土地,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施肥、治水、农林牧结合利用等科学配套治理,土质已经大为改善,小麦等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经过治理的农田粮食亩产由治理前的30—70公斤,提高到425—900公斤,突破了亩产千斤粮大关。三是农业产业带优势。在安徽淮河流域,淮北平原的优势小麦产区、沿淮丘陵的优质稻麦产区等农业产业带逐步形成,建立了多处粮食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示范区。淮北平原的涡阳县,沿淮丘陵的霍邱县、寿县,均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以优质小麦、优质水稻以及大豆、红芋等粮食生产为主导产业。淮河流域所具有的粮食生产传统优势为该地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淮河流域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逐步提高。
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十分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目前,作为农业主要作物的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也已达75%以上。研究表明,目前农业机械化对我国粮食增产增收的贡献份额可达30%以上。此外,淮河流域各市县都出现了大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也在发展之中,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逐步提高,也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了条件。
(五)淮河流域粮食生产的交通区位条件便利。
淮河流域目前已具有初步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优势,是连接我国南北、东西的重要交通通道,也是我国交通设施较为完备的区域之一。在高速公路方面,流域内纵向有沿海高速公路,以及京沪、徐宁、京福、京广、京珠等高速公路;横向有宁西、连霍、宁信等高速公路。在铁路方面,纵向有京沪、京九、京广、合九铁路等,横向有欧亚第二大陆桥之称的陇海线和宁西铁路。在水运方面,以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为航运干线的内陆航运十分发达。交通条件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淮河流域的区位优势,特别适宜于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又可促进粮食生产,更加有利于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建设。
三、建设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一)编制好建设总体规划。
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上依据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对之进行统一规划,分区域、分年度、分步组织实施。首先,应将淮河流域确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纳入国家关于“2020年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工程性、政策性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其次,四省及市县也要做好专项配套规划,实施好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和优质粮产业工程项目,推动粮食主体功能区建设。
(二)出台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积极性的政策。
国家应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农业大县大都是财政穷县、经济欠发达县,国家应对粮食生产区、大县、大户出台新的补贴和奖励政策。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标准,加大农民种粮收入补贴力度(可以整合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统筹为种粮收入补贴),确保种粮效益。财政支农资金、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扶贫开发、国债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要向淮河流域适当倾斜,加大对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资金和项目的投入。建立与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工作考核机制和政绩评价体系,把商品粮提供和农民增收作为考核县长的硬指标,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使县长的积极性和总理的积极性统一起来。
(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制”所带来的小块土地的存在,已经成为大农业生产的制约瓶颈,“五十年不变”的一贯制,已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构成严重挑战,必须适时、适度加以改革。国家应出台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放活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包括让农民以自有土地入股公司、政府有计划地开展土地整理后出让给农民耕种、允许农民宅基地“可置换” 使农民迁往城镇生活工作、建立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等,引导农民走土地流转、合作发展的路子,强化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为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水利化、良种化、标准化奠定基础。
(四)加强以农田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要把改造中低产田和提升耕地质量,作为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突破口,不断提高中低产田的产出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推进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推广普及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拓展农机作业和服务领域,在重点农时季节组织开展机耕、机播、机收服务,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搞好农村污水和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大力发展农村沼气,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五)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服务。
认真实施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启动玉米振兴计划,突出抓好淮河流域粮食产业带、核心区域和大片建设,增加科技含量,促进粮食生产数量、质量和效益稳定提升。普及粮食高产综合技术,认真实施好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土地复垦整理等项目,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积极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农业新技术,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积极试点创办新农村“粮食服务社”,通过开展订单、种籽、农技、兑换等项服务,方便种粮农民。扩大农业保险的试点,在目前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业保险,走粮补、粮保、国家补贴相结合防范风险使粮农受益的路子。
(六)切实抓好粮食加工与流通。
立足淮河流域的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围绕各地农业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并注重培育本土企业品牌。坚持以粮保畜、以畜促粮,推进农牧业良性循环发展,借力畜牧业发展推进粮食过腹转化升值。加强淮河流域粮食大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和引导多种市场主体参与粮食购销,保障粮农增产增收。加强国有粮库和仓储建设,探索开设“粮食银行”,通过开展代农储粮、品种兑换等套餐服务,方便农民售粮、存粮和用粮。
(七)加快启动治理淮河新重点工程。
重点包括行蓄洪区调整、淮河重点平原洼地和干旱区治理、淮河干支流堤防加固等重点工程。
科学调整行蓄洪区。几十年来淮河流域各行蓄洪区布局已经发生极大变化,如寿县寿西湖行洪区和明光市潘村湖行洪区等,前者几十年来一次没有运用过,后者只有1954年行过一次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调整,重新界定,明确行蓄洪区和确保区。
完善淮干防洪体系。一级支流治理要位置前移,干支综合治理,以干为主、先干后支,确保沿淮粮食主体功能区防洪安全。
加大淮河重点平原洼地和干旱区治理力度。沿淮洼地,主要包括沿淮湖洼地、淮北平原洼地、淮南支流洼地等,沿淮干旱区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涉及面较大,必须加大投入,加大工程治理力度;科学论证城西湖深水区、瓦埠湖、邱家湖、姜塘湖、城东湖、东风湖、荆山湖等行蓄洪区在非汛期适度蓄水的标准,蚌埠闸适当提高水位,并发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科学调控的能力与效益。根据实际情况,对沿淮洼地,合理区分为行蓄洪区、还水地、非保护地、可耕地、宜居地,实施一地一策。特别是对于最低湖洼耕作地区可作为非保护区,不淹则农民自收,淹则政府适当补偿——洪水年份,淹没一季,政府补偿农民纯收益损失每亩只有几百元。这样做既安定了农民,又避免了群众劳而无效的排涝损失。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宜水农业和水产业,变对抗性为适应性,促进其科学发展。
相关链接
Copyright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