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 县人大 县政府 县纪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今天是: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 大胆探索合作领域
浏览次数:12321      发布时间:2010-05-24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 大胆探索合作领域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建言献策 > 提案选登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 大胆探索合作领域 2010-05-24 08:46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 大胆探索合作领域 寿县政协   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实施以来,得到了皖北和沿淮人民的积极拥护。举全省之力推动皖北和沿淮经济发展,体现了“只有皖北的富裕,才能实现强省的可能”。现就借鉴皖江发展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沿淮寿县经济发展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寿县与淮南可合不可分 一是寿县与淮南在历史、文化上一脉相承。寿县在战国时期就是蔡、楚、西汉淮南国和东汉袁术的建都地(当时称寿春、寿州、寿阳)。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淮南和寿县同属一个辖区。由于历史同源,两地有着共同“楚文化”、淮河文化、战争文化和豆腐文化,这些文化一脉相承,不可分割。同时淮南和寿县同处沿淮,山水相连,同有一座山——八公山,共饮一湖水——瓦埠湖,一桥之隔,两地人民历来感情相通、交往甚密、人脉深厚。 二是特色产业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符合皖北对接发展思路。淮南是以煤、电、化工为主的工业中心城市,而寿县是拥有2986平方公里,136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土地矿产资源。如建于宋代的古城墙,比山西平遥古城早100多年;建于春秋时期的古代水利工程安丰塘,号称“天下第一塘”,比四川都江堰还早300多年;这里是战争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古战场;这里有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的江淮名刹报恩寺、建于元代的孔庙建筑群及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华东最大的清真寺。寿县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寿县博物馆的各种文物达3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此外还有1923年成立的直属中央领导的安徽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老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宝贵财富,寿县因此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却至今没能开发利用,令中外游人感到惋惜。由于受行政区划的限制,这些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充分发挥,相反还造成了淮南与寿县相互之间无穷的资源争夺,使山容城貌受到破坏,历史文化被颠倒。现在一些经济发达省没有历史文化,单靠造景还发展旅游产业,我们不能生在宝山不识宝,因此建议省委、省政府大胆采用皖江开发政策,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将寿县与淮南融入一体,这样不仅有利于做大旅游产业,更能带动寿县的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工业的大发展,同时也能提高淮南市的历史文化品味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要与合肥实行产业对接,资源共享 为促进皖北及沿淮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由合肥市结对扶持寿县,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目前寿县有几个项目符合承接转移,合作共建。一是新桥国际机场产业园。省、市政府批准了寿县在新桥国际机场附近规划建设40多平方公里的产业园,这里不仅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建设用地,而且不需要拆迁,同时靠近高速公路、机场、合肥市、肥西县。目前寿县已开工动建,可是单凭财政收入不到3亿元的寿县来建造一个4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要等到何时才能发展壮大?因此,建议省政府采用皖江政策协调合肥市与寿县实行合作共建、托管等方式,像规划皖江集中区那样进行高起点规划,建立多元化招商机制,引进一些牵动性产业、大项目及中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共建产业集群,并将其提升为省级工业开发区,这是带动寿县工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二是建议省政府兑现2007年《省政府关于新桥机场行政区划调整建设专题会议纪要》(第143号)精神,尽快落实新桥机场快速通道项目资金问题,同时帮助协调、解决好寿县与合肥、长丰、肥西之间的断头路问题,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更好的环境。三是建议省政府帮助协调省农垦厅,与寿西湖农场合作共建6.5平方公里的寿县北部工业园区。实行地方与农场共建,达到资源共享,利益共得,促进寿县的工业发展。 三、要从根本上解决寿县“关门淹”问题 寿县的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淮河、淠河流经寿县129公里,是沿淮著名的“洪水仓库”。境内瓦埠湖、肖严湖(正南洼地)拥有全县65%的耕地面积,易涝易旱。1991年寿县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寿县被“关门淹”长达三个月以上。究其原因,每到汛期,来自合肥、六安、淮南、长丰等地约4200平方公里的地面径流汇集到寿县的瓦埠湖、肖严湖和正南洼地。大别山区几大水库在汛期要向下游泄洪,在历史上这些上游来水全部流入淮河,由于国家加强了淮河大堤的治理,每到汛期淮河水上涨时,国家防指只有通过蚌埠闸控制流量,人为地抬高了淮河中流的水位。为了防止淮河水倒灌,只好将淮河寿县段的东淝闸关闭,这样寿县就自然形成了“关起门来被淹”的态势。 为此,政协委员们一直呼吁:淮河中游的“洪水仓库”,是寿县人民背不起的包袱。要求上级将瓦埠湖、肖严湖列为蓄洪补偿范围,但至今未能得到解决。我们建议省委、省政府在支持皖北和沿淮六县经济发展中,要从根本上解决沿淮“关门淹”及湖洼地治理问题。一要将寿县瓦埠湖、肖严湖列入国家蓄洪补偿范围;二要把寿县湖洼地区治理列入全省统一治淮规划,在低洼地区建设大型排涝站,扩大旱涝保收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沿淮地区的发展。 四、要敢于先行、先试,推行省直管沿淮六县 皖江要快上,皖北要跟上。省委、省政府只有抓皖江、带皖北,安徽的发展才能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建议省委、省政府要将皖北扶持政策扩容升级,凡是国家和省对皖江的扶持政策,只要符合皖北实际、有利于皖北加快发展的,都应允许皖北地区先行、先试。省委、省政府要尽快出台完善与皖江相配套的扶持皖北的新政策。一要制订皖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规划,把市与县之间规划为产业集聚区、城市带,像皖江一样扩容升级,减少资源重复浪费。二要突出皖北地区的特色产业,将煤、电、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建立集中开发区,实行合作共建。三要减政放权,在皖北实行省直管县试点,体现对欠发达地区的特殊政策。在人才引进、干部使用上,可采取省、县交流方式,省委可以从省直单位选派优秀干部到县任党政一把手,县级干部可以到省直部门任职、挂职,省直部门还可以直接帮扶沿淮六县重点产业和项目开发,负责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和招商等,真正做到一手抓皖江,一手抓皖北,两头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相关链接 Copyright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