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 县人大 县政府 县纪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今天是:
关于适应教育改革形势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提案
浏览次数:2962      发布时间:2023-06-10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我县目前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即寿县科技学校、寿县职业中专学校、寿县兴华职业高级中学。受多方因素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与寿县人力资源大县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与上级有关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期盼都有很大差距,亟需汇聚各方力量尽快加以解决。

一、主要问题

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还有偏见。目前我县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处于全面弱势地位,社会“重普教、轻职教”现象突出,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学历“低人一等”。按照职普比大体相当的原则,我县每年大约有6000多名初中学生毕业后上职业学校,但多数家长对职业教育并不认可,认为孩子上职业学校就读就是对孩子教育的失败,看不到孩子美好的未来,上职业学校是受政策强制不得已而为之。

    二是整体办学水平有待提高办学规模小是制约我县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公办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办学特色不明显、吸引力不强,学校招生难、生源不足,办学规模与人口大县、教育大县不匹配。加之合肥、六安等地的民办职业教育学校到我县争抢生源,导致生源外流逐年增多,真正在寿县就读的孩子大大减少,持续健康发展面临考验。

    三是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健全。我县校企合作办学的良性互动与优化融合局面尚未形成,导致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衔接不够紧密,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岗位需求还有差距,导致校企合作弱化。缺少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难以培养学生的过硬的操作技能,距离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不少差距。

    四是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队伍总体数量不足,师资队伍结构性问题比较严重,师资队伍整体年龄偏大,部分专业的专业课及实训指导教师更为紧缺,“双师型”教师与国家60%比例的要求差距很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部分专业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数量不多,引入能工巧匠力度不够。

二、主要建议

一是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对照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落实“职教20条”精神,尽快制定未来5~10年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实施细则,全面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加快建成与寿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体系。将科技学校、卫校、技校等学校进行整合,组建新的职业教育中心,实行“一个法人、一套班子、多块牌子”,高标准建设好寿县新职业教育中心,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全县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有关部门定期会商,集聚合力,共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落实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吸纳社会资本进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拓宽解决师资不足的渠道。通过公开招录、直接考核方式引进所需的高技能人才;通过推行“固定岗+流动岗”的师资队伍补充方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提高专业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实现专家高端引领,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做好宣传动员和舆论引导,初中学校要做好学生的生涯规划,倡导“条条大路通罗马,职业教育也能创造精彩人生”的育人理念,构建对每个学生生存发展及其出路负责的全人化教育格局。县主流媒体要广泛宣传职业教育,营造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让社会、家长和学生充分感受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崇尚工匠精神,提升家长社会认可度,让寿县的孩子在家门口学校上学,学得一技之长,在家门口企业工作,过团圆幸福生活,从而大大降低留守儿童比例,让更多孩子接受完整的家庭教育。

四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度。大力推进与新桥产业园等企业实施“订单培养”模式,落实学校与企业、基地与车间、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员工、培养培训与终身教育有效对接;实施“引企入校”模式,校企共建课堂、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把“车间”搬进校园,把课堂放在“车间”,让学生上学如上岗,提前练就岗位“核心技术”,保障培养的学生上岗即可胜任工作,避免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情况。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契合度,提高毕业生留寿率,为我县产业发展培养和输送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是积极探索创新办学体制。不断加强与上级高等职业院校的有效对接,打通职业学校、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一体化的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不断推送职校毕业生升学深造,进一步提高职业人才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服务业发展,加强重点产业和社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养力度,聚焦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大规模开展有针对性的各类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群体素质和技能。